凯旋东岸的“晨光守护者”
外包保洁团队的一天
新闻来源:彭庆利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/11/20    浏览次数:6
清晨五点半,城市还浸在墨色的晨雾里,凯旋东岸小区的侧门已悄悄开启。五个穿着蓝色工装、背着半旧工具包的身影鱼贯而入,他们是小区外包保洁团队的全部成员,领头的是59岁的谢姐,这支队伍已经为这个小区服务了整整6年。
7点整,团队在物业楼下的空地上集合,这是他们雷打不动的“早会时间”。物业环境部的负责人简要交代当日重点:“3号楼二单元电梯间地砖有污渍,昨晚业主反馈了;1号车库入口的垃圾桶满了,得先清;下午两点有业主家装修完工,302门口的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。”谢姐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,逐条记下,再分给每个人:“老李,你负责1-3号楼的电梯和楼道;王哥,车库和外围垃圾桶归你;小周,园区主干道和健身区的落叶得扫干净;我和陈姨盯单元门口、绿化带,顺便补捡垃圾。”分配完任务,五个人各自背上工具包,像五颗螺丝钉,精准嵌入小区的各个角落。
老李推着重约20斤的清洁车走向3号楼,车上装着消毒液、尘推、玻璃刮和一桶清水。电梯是业主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,也是他的重点。先按下“消毒中”的警示牌,再用稀释好的消毒液擦拭电梯按钮、内壁和地面,连轿厢顶部的灰尘都要用长杆鸡毛掸子扫一遍。“按钮得擦三遍,不然业主按上去有印子。”老李一边说,一边弯腰用抹布蹭地砖缝里的黑渍——那是昨晚业主不小心洒的菜汤,已经干硬了,他得用铲刀一点点刮,再用湿抹布反复擦,直到地砖恢复原本的米白色。等他把3个单元6部电梯、18层楼道的扶手和台阶都擦完,额头上的汗已经浸湿了工装领口,时间也悄悄滑到了八点半。
此时的园区里,小周正握着扫帚清扫主干道。秋日的风总带着落叶,刚扫成堆的银杏叶,一阵风过又散了,他索性把扫帚靠在树旁,蹲下来用手捡那些卡在草缝里的碎叶。“业主早上遛狗,小孩追着跑,落叶堆在路边容易绊着人。”他手里的垃圾袋已经半满,除了落叶,还有业主随手丢的纸巾、宠物粪便袋,甚至是卡在灌木丛里的快递盒。走到健身区,他得先用夹子把器械缝隙里的烟头夹出来,再用消毒湿巾擦一遍秋千、单杠的扶手——“老人小孩都爱摸,得干净点。”
十点半,张姐和陈姨推着垃圾车,开始清理单元门口的分类垃圾桶。绿色的厨余垃圾桶最沉,张姐得踮着脚才能把垃圾袋拎出来,袋口偶尔会漏出汤汁,溅到鞋上也不在意,只随手用抹布擦了擦。“夏天更麻烦,厨余垃圾馊得快,现在天凉,还好点。”她们把垃圾桶倒空后,会用高压水枪里外冲一遍,再喷上除臭剂,放回原位时,还会特意调整角度,让业主扔垃圾更方便。路过绿化带,陈姨的眼睛像“扫描仪”,一片废纸、一个塑料瓶都逃不过,她手里的长杆夹子一伸一缩,不一会儿就捡满了一小袋。
中午十二点,五个人在物业楼下的阴凉处集合,各自拿出从家里带的午饭。张姐的饭盒里是炒青菜和米饭,老李带了馒头和咸菜,小周年轻,偶尔会点份外卖,还会分点给大家。吃饭时没人多说话,累了一上午,只想快点吃完歇会儿。半小时后,短暂的休息结束,他们又背上工具包,开始下午的工作。
下午的重点是302门口的垃圾。租户已经走了,门口堆着方便面桶其他杂物,足足占了两袋。谢姐和王哥找来推车,把木板拆成小块,方面桶一个个码好,有水的则要小心拎,生怕袋子破了洒一地。“得轻拿轻放,不然碰坏了业主家门口的瓷砖,又得赔。”两个人来来回回推了三趟,才把垃圾运到小区园区的垃圾堆放点,等他们清理完,楼道地面恢复了整洁,连墙角的垃圾水印都用毛巾磨掉了。
四点半,夕阳把小区的楼宇染成暖黄色,团队开始“收尾检查”。张姐沿着园区走一圈,看看主干道的落叶有没有扫干净,电梯间的消毒牌是否还在;老李再检查一遍电梯按钮,确保没有污渍;王哥则把最后一桶垃圾倒进清运车,顺便把垃圾桶摆放整齐。五点整,五个人再次集合,工具包空了,扫帚上的落叶也清理干净了,张姐在笔记本上打了个勾:“今天的活都干完了,明天早点来,物业说要检查绿化带的枯枝。”
走出小区时,夜幕已经降临,业主们陆续下班回家,孩子们在园区里追逐打闹。没人特意注意这五个穿着蓝色工装的身影,但干净的电梯、整洁的楼道、没有落叶的主干道,都是他们一天的勋章。作为外包团队,他们不算小区的“正式员工”,却用最朴素的坚持,守护着凯旋东岸的每一寸整洁。明天,太阳升起时,他们还会准时出现在这里,重复着相似的工作,做小区里最沉默,也最可靠的“晨光守护者”。
【收藏本页】 【关闭本页】 【打印本页】
万合汇 | 中国贸促会建设行业分会建筑物清洁委员会 | 成都物业 |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| 朱莉|雪嫣|古琴 |
客户服务 |
客户留言 |
后台登录 Copyright 2010-2015 |
蜀ICP备10018791号-3 |
川公网安备51010702043244








